Tuesday, August 28, 2007

他們和我去廸士尼









吾女芷喬

芷喬與昊昊,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。
昊昊十分溫文,膽子較小,自制能力稍高。因此,不少人都以為他像一個小大人,說話又「老積」,分分秒秒叫人忍俊不禁。
芷喬則如一個小烈女,或者仍未懂得以語言表達自己,她生氣的時候多的是呢。一生氣上來,任何人也幾乎要退避三舍,但厲言疾色之下,卻又似乎自知理虧,草草的完結了一場脾氣。膽子肯定比哥哥的大,還沒有站穩陣腳,卻誤以為已大地在我腳下,急不及待的邁上人生的第一步,結果當然是結結實實的摔了交,又哀哀的哭起來。
然而此小丫頭,不少時候,卻又顯得嬌嬌怯怯,連我們大聲的說一句話,她也嚇得跳彈起來。尤其是她那些女兒家獨有的嬌羞狀,真令人打從心中愛上她。
五年沒有接觸幼兒,芷喬予我們的感覺,真箇十分新鮮。尤其是當昊昊已漸脫離幼兒階段,開始跟我討論人到底有多少世?是不是喝了孟婆湯就忘卻了前事?芷喬的憨態,更是我們夫妻二人的絕妙回憶。此生該不會再有第三孩子了。芷喬每一顰每一笑,大抵也足以成為我老大時,回味不已的片段。

Monday, August 13, 2007

融合教育

今天,為了我校一個自閉症的同學,我們負責的小組同事,跟教育局的心理學家及學生家長,由早上開會至下午四時,試圖為來年這位同學的學年,作一個較有準備的開始。
事實上,自閉症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受過特殊教育師訓的老師而言,的確是莫大的挑戰,事倍功半是意料之內,唯希望邊學邊做,不至於出太大的亂子而已。
會議的時間長了,人自然較容易元神出竅。說著說著,突發奇想。融合教育鼓勵我們將不同程度及種類的弱能學生,與正常學生共冶一爐,以期達到讓弱勢學生及早融合社群的目的。政策本身的對與錯,在這兒姑且暫置一旁,我想到的是,如果全校千多個同學,每人都有資源有一個五六人小組的老師,專責跟進該生學業行為上各項問題,我以為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同學,有能力成為高質素的第一等別同學。只是,現況嚴重得如該自閉症同學,才可以有如斯待遇。而且,由於我們沒有處理這類學生的背景知識,單憑常識去處理,效果可想而知。教育局及社工予以的支援,都是搔不著癢處,試問我們這些行外人,怎能輕易處理問題?
花掉的時間,如果用在一般學生之上,可能效果更佳。當然,這個立論本身只是假設,因此也不可作為事實的佐證。只是,時間花去了,卻是鐵一般的事實。照顧弱勢似乎已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共識,但欠缺支援之下,犧牲大部分人的利益,則是在所難免。資源不足的情況之下,犧牲的自然更多。嚴重如我校學生的個案,我們根本沒有把握讓他在校內受益,大家只盼平安大吉度過日子,已是萬幸。是生得不到適當的照料及教育,同學的利益受損,老師花掉不該花的時間,仍是事事不得要領,這絕對是三輸的局面。
我們置若妄顧,任由情況繼續下去。唯一結局便是成了事件的幫兇。
我記得大學時代,我曾經和一位快要畢業的師兄,談論職業問題,他說他不教書,因為他不要做教育制度的幫兇。我沒有認同他的話,是以我入了行。十七年來,幫兇這字眼首次閃過我的腦海。
如我們對學生有所虧欠,我確信今次真是切切實實的賭輸了。

Saturday, August 11, 2007

刮風幹什麼?

刮風幹什麼?
大年初一,店鋪也成行成市,誰也不願放棄攢錢的機會,於是,想也不曾想及,掛上了八號風破,原來連處於室內的大型購物中心,所有店鋪也關門大吉。
怪不得新聞說大混亂,數以百萬的勞動人口,一塊兒同一時間湧到街上,不亂才怪。
偌大的商場,營業的不是食店,便是電影院,是以人人也去排隊看電影。
不是心水之選,只是沒選擇中之選擇。
上一個八號十號風球天,我也和友儕去了看戲。那個風,風眼在香港,結果在西貢的黃石碼頭登陸,予人稀有古怪得不得了的感覺。那一次,和友人去了看戲吃飯,聊完天,風也走了。
今個風球天,也和同一伙友人一塊逛遊。沒有看戲,因為人龍太長。去了吃飯,因為原來也是相約一起共膳。
有風無風,也要祭好五臟廟吧。
吃完飯,聊完天,風也差不多要走了。我回到家中,電視說已回復三號風球。
我的飯局朋友,原來在風雨大作下,伴我吃了許多頓飯。
聊完天,一切風雨也過去。感覺多麼美好。
感謝我有這一些「酒肉」朋友。

Wednesday, August 08, 2007

昊昊與媽媽

情急之下,人會想起什麼?我的芷喬現在一著急,便會喊「媽」。小女娃仍未到牙牙學語的階段,發音大多是無意識的。但一心急找媽媽,便會喊「媽」。當然,她也會喊「打打打」及「曳曳曳」,只是沒有對象而已。而喊「媽」,卻是明顯衝著我而來的。
昊昊則不然了。現在的昊昊,明顯與幼兒階段,十分不同。無論肢體及心智的發展,皆每天都在進步。有時候,快得連這個媽媽,也趕不上進度。如有一次,帶他去喝紅豆冰,我說杯底的豆豆很難舀起來,不如先用小勺子把冰丟掉,才吃那些豆豆吧。他突然和我說,他已長大了,他不是妹妹,別說豆豆,直接說紅豆即可。
哈哈哈,有眼不識泰山,原來兒子已長大了。失敬失敬。
長大了的人自然不會在情急的時候喊媽媽了。
於是,我們要閞始習慣離開媽媽的日子。不少人很快便會習慣,而且適應得無復有加。也有人將感情升華,與媽媽成了朋友,共同進退,共度時艱。各種各類的親人關係,由是而生。
當然,身為母親也要習慣兒子長大的事實。作為昊昊,羽翼初成,自然希望振翅高飛,外面的世界好精彩,沒有理由守著媽媽吧。
是以,他今個暑假跟了其他親戚,去了廣東三天遊。外面的世界真精彩,最後一夜在酒店,他跟嬤嬤說好玩得不想回香港,嬤嬤調侃他,笑他樂極忘形,「連阿媽也不記得了」。他噘著嘴巴,氣惱嬤嬤的話不中聽。
沒有忘記,只是記不起。
箇中是有微妙的分別的。
正如情急之下,不會再喊媽,因為已經成長了。
還有十分鐘左右,昊昊便六歲了。
祝昊昊長大成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