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ne 30, 2011

白頭宮女

初教高考文學,數數已是十四五年之前的事。那個年代的高考文學,考三張卷,卷一是作文,卷二文學賞析,八選三,問題簡單,不多於兩句,答的卻要洋洋灑灑。卷三文學史,情況相類,一句什麼什麼的發展概況,寫下五頁單行紙就絕非難事。

我也是這個課程的過來人,教科書一幅圖片也欠奉,只有課文和少量注疏,一切技巧內容分析,全賴老師上課時講授,我們也不會用「天書」,因為那些天書在我們眼中,全是「騙錢」的玩意。不過,到我教的時候,同學已成了「天書」的俘虜,對於沒有語譯賞析的教科書,怨聲載道之餘亦不屑一顧。文學史方面,跟他們說看劉大杰的《中國文學發展史》,他們簡直當我是由瘋人院走出來的瘋婆子,差點沒報官將我緝拿,送回青山。

那時距離我的高考,只有七八年的光景。匆匆的趕上年代,不久學校已轉用有詳細語譯賞析的教科書。開始有學生質疑三個小時的文學考試,是不是不准喝水。初聽問題,眼球幾從眼眶鏡片,奪命而出!我高考時,寧可自己變得不飲不吃,免得上厠浪費時間!沒有學生再會花時間做筆記,書本上已印有大量的資料。老師的角色也有變化,由資料提供者變成吸引注意者。誠然,千禧年代始,預科同學已有另個樣子。

文學科至此,也開始變樣子。文學史被淘汰,文學賞析變成比較題,題目有一半以上,問的是引用的另些文學作品,而非指定篇章。老師除了出盡方法,令同學提高對各類文學作品的興趣,還要培養他們自行閱讀及鑑賞各類文學作品的能力。多閱讀則成了提升能力的不二法門。我們除了教授指定篇章之外,還花大量時間閱讀相關的作品,並作出比較。同學的答題技巧如比較方法等,均成了教授的內容。

多媒體教學興起,同學透過簡報、電影或電視片段,印象當會更深。不同的是新課程下的中文,出版社投放巨額的資金,教材方面,幾是有求必應;而身為小眾的文學,則往往需要老師勞心勞力,搜集各項有用的材料。

尤其是教創作,更全然不同了。從前擲下題目,同學自行創作的情況,已去如黃鶴。散文尚可憑經驗,其他文體如新詩等,真箇考驗個人的功力。各種各類寫作坊提供的刺激思維,動筆創作的方法,都大派用場。台灣蕭蕭的一系列「作詩秘笈」,在不少危急關頭,拉了我一大把。

新高中三三四,選修科目只佔二,修文學的同學數量大不如前,質素亦然。不少同學之所以淪入文學班,皆因技不如人,被剝奪了選擇權。教的,苦不堪言,讀的,無心向學,一直以來教的預備的,一下子全派不上用場。現在的同學,必須為他們簡化所有內容及資料,他們才有動機學習下去。

即使今時今日,我仍十分喜歡教文學。我的文學同學,有於高考摘下桂冠,繼續於大學修讀中文,也有只愛作詩全不讀書的,最終「揸兜」收場。無論如何,我都悉盡全力,讓他們在課內有所得著。十年人事,最終只有不斷調低標準,迎合「客戶」需求。

唯一安慰,可能是老師若能力挽狂瀾於既倒,仍有人因著你的緣故,愛上文學或考好文學。能否如願,真是天曉得了。

Sunday, June 26, 2011

愛因斯坦

View Full Size Image

今天,順應戩戩的要求,去了看「愛因斯坦」。芷喬看到此張相片,不禁伸出舌頭,加以模仿,弄得管理員姨姨哈哈大笑。

Saturday, June 25, 2011

給小小人上的一節課

教《聊齋》,一眾牛鬼蛇神,要學生明白蒲松齡箇中心意,又不欲依書直說,可大費周章。而且,我班中五文學班的學術水平真的是「有限公司」,吩咐他們分組看故事,然後對著全班報告,就落得慘澹收場-----連故事的關鍵內容,也弄不明白,實在難以體會內在含意。「女性形象」課題,好歹拉扯,才勉強完成報告。就只是理解內容,同學都力不從心,我的強力指引,到頭來便打擊了他們的自信,我亦深感無奈。

分組學習原本是個不俗的教法,但同學力有不逮,即使加上書內的註釋,他們仍是一知半解。若不以老師為主導,仔細解說,他們的水平仍是沒有法子理解內容。按照傳統「我說你聽」的教法,則連老師自己也覺得興味索然。縱使憑著我的三吋不爛之舌,要把故事說得天花亂墜,不十分困難,我也覺得此為下策。畢竟這樣的教法並不符合現代的教學原則,我們需要用盡所有法寶,務求令課內四十分鐘,多姿多彩,兼而有之,最好讀寫講聽四大元素,全然包涵。我當然希望課堂能符合現代教學原則,做一個與時並進的好老師。

分組報告已觸礁,怎生應付下面的課題------蒲松齡筆下的小人國呢?

我想,不如用其他文學作品的「小人」意象,引發動機,讓同學更加了解《聊齋》一書,除了鬼狐之外,也有借其他的奇人怪物,反映時代。

立即閃進腦袋的,是剛看完的《1Q84》。當中提及的小小人,不是十分理想的教材嗎?只是,三冊《1Q84》,我也要看上好一段時間,才可以完成。同學如何在不知就裡的情況之下,明白村上春樹的原意?更何況,村上春樹本身,也是一個不容易理解的作者,難上加難,同學的學習動機,肯定給我消滅殆盡。

播放松本研一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情況或許會好一點。但我要預備的課題,明明是「小人」,課題扯得老遠,更不符合現代教學原則。

靈機一動,想起去年聖誕假期,和女兒兒子去電影院看的《借東西的小矮人》。上網找一找,有幸給我找到一段《借東西的小矮人》的宣傅片,長短適中,片末還有同學喜歡的G.E.M.出鏡,一定能收吸引注意力之效。最重要的是宣傅片中,簡略指明小矮人躲在大屋一角,以偷東西為生,代表了不能適應人類社會的發展,小矮人注定要逃離人類社會,才可以繼續生存。小矮人的象徵意義,同學可以透過電影對白,加以印證。對於了解蒲松齡的創作原意,肯定有刺激思維之效。

看完《借東西的小矮人》,再給他們看《小官人》,小官人送禮物,小矮人借東西,一取一送,都有所寄寓。同學既有興趣看《小官人》,也嘗試於文中尋找蛛絲螞跡,賞析蒲松齡安排小官人送禮情節的內在含意,正合吾意。

課堂順利完成,不過背後備課的時間,多得叫人難以置信,如果每一個課題都這樣籌備,再多十倍時間,也來不及備課。

設計課堂,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。

情牽媽媽心

卷改完了。一年又快終結。
今天,「蛇」了一天,沒有回校,因為沒有公務,可以放自己一天假。晨早七時,安排戩戩上學,芷喬就走到我的房間,窩在我旁邊。一心想她多睡一點,我跟她睡在床上轉來轉去。只是一旦醒了,沒有法子容易睡下來。不到八時,她已嚷著要起床。
昨晚,已跟她說媽媽今天會送她上學放學,她開心得摟著我吻完再吻。她已不只一次跟我說想我和其他小朋友的媽媽一樣,天天接送她上學。其實她的同學,十居其八都是傭工接送,其餘兩成一半是老人家,媽媽最多只佔一成。不過,小孩子的童眼童心,跟我們成人看的想的,肯定是兩回事,我全然了解。
因此,可以的話,我也會盡力的接送她。看到她那個喜形於色的樣子,已值回一切。臨入學校,不斷再問放學是不是也是媽媽「湊」。小女兒的嬌憨,真的「情牽媽媽心」。

Friday, June 24, 2011

在原野上

作曲:關正傑
填詞:林敏聰


在原野上 任我獨行 自由歲月 伴我此生

去復來騎馬 奔跑撲撲風沙 快樂無須說話

自由領域 願我獨尋 在原野上 渡過一生

我願常乘著馬 奔跑撲撲風沙 快樂無用說話

長夜是我的 知己不必怕 營幕是我的家

去復來騎著馬 牲口那怕風沙 野地遙望晚霞

這兩夜,拿了關正傑的專輯來回味一番,感覺十分寫意,心情也好多了。今晚,聽這首《在原野上》的時候,突然想起艾未未,又想起蒙古的大草原。
身是否自由,大家也控制不了,心靈的自由卻是任何人也搶奪不了。
老歌一首,感受良多。

Wednesday, June 22, 2011

熟睡的年輕女人

 
睡得真香!樣子還十分可愛。看來畢加索好喜歡這睡公主,用了許多色彩。她做的一定是個繽紛的美夢。

思悠遊: 好書推介

思悠遊: 好書推介

金鏤衣 洪戩昊改編

勸君莫惜金鏤衣
勸君惜取少年時
花開堪折直須折
莫待唔識金鏤衣

Tuesday, June 21, 2011

唱遊

哥哥背唐詩時,芷喬在旁「唧唧復唧唧」。《木蘭辭》是她的至愛,一直以來,唸唸有辭。戩戩小時候,也愛《木蘭辭》,曾在幼稚園的表演中朗誦此詩,都算技驚四座,引起哄動。
芷喬才沒有這些表演慾。她的表演慾只限於在家裡的大鏡之前搔首弄姿,連爺爺嬤嬤發現她手舞足蹈,連番稱讚,她也一溜煙的跑開,省得和大家交代嘻笑。
芷喬背詩,到了「阿爺無大兒」一句,總愛跑到爺爺面前,大聲喊出來,然後倒在爺爺懷裡,兩爺孫笑個天翻地覆。即使沒有人刻意為她解詩,她背著背著,自自然然便會知悉此句之玄妙-----跟爺爺有莫大關係呢!這正正便是我們常說的「語感」。對這些文字產生感覺,才可以有機會學好它們。
芷喬仍不能完整的背上整首《木蘭辭》,中間間有「脫腳」。我倒不是要帶她巡迴賣藝,只是旨在訓練她的記憶力及語感,於是,與戩戩跟她一塊一邊背誦,一邊「攪鬼」,又跳又鬧,開心熱鬧得不得了。
或許她不能上台表演,但敢情《木蘭辭》給她的,一定是一段美得很的童年回憶。
正如我至今仍記得窩在爸爸的椅子旁「明月出天山」一樣。

《唐詩三百首》

戩戩考畢期終試。心情大好,天天看「衛斯理」,百看不厭。
現在,他正在中「衛斯理毒」,此毒唯一的解藥,就是迅速的看完衛斯理的所有作品,就如他之前看的「Q版特工」及「嘉薰醫生」系列一樣。只要他速速完成此系列,便會再找新寵。
曾幾何時,我們小時候,也走過這樣的路。那些「衛斯理」、「瓊瑤」、「亦舒」,便是這樣看回來。
這便是年少了。
當然,做父母的,怎也想他再上層樓。學術上是否原地踏步,我看的從不是他的分數及名次,反而他的視野及求知的心。
於是,要求他拿著《唐詩三百首》,每天背一首。五絕篇幅短小,以為一定是他的首選。怎料他前幾天忽然背上「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飲琵琶馬上催,醉臥沙埸君莫笑,古來征戰幾人回」。今天,他背了「青山環北郭,白水遶東城。此地一為別,孤蓬萬里征。浮雲遊子意,落日故人情,揮手自茲去,蕭蕭班馬鳴。」問他為何要選此首,不選簡單的五絕?他只答了二字:「喜歡」。
不要管教育局的多少範疇共通能力,中文的語感是用日積月累去堆積而來。「扑扑齋」使用的古老方法,世代相傳,古人的語感卻是最好的。

Sunday, June 19, 2011

清時有味是無能,閒愛孤雲靜愛僧

《將赴吳興登樂遊原》 杜牧
 清時有味是無能,閒愛孤雲靜愛僧。
 欲把一麾江海去,樂遊原上望昭陵。


 最有味,是無能,但醉來還醒,醒來還醉;
 本不住,怎生去,笑歸處如客,客處如歸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---梁啟超贈友蹇季常

Thursday, June 16, 2011

我的4A

周記有感

改改改,進入改卷季節。趁著卷與卷之間的空檔,改了敝班的一叠周記。這一叠周記,已是五月時收的,那時我跟他們說這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次周記,是本年度的一個小結。結果,他們不少就借此為他們今年的一切,作一小結。
作為他們的班主任,真的好開心,他們實在是很乖很乖的孩子。我教書多年,做好班班主任的次數,卻寥寥可數。當然,是不是好班,本來便不是什麼大事,只要大家開心相處,自然什麼問題也沒有。但是,如果要對學生有一些學術上的要求,希望他在們在學業之上,有所進階,教好班自然較容易有得心應手之感。
而這一班,除了好成績之外,品性十分純善,同事對他們的評價也十分好,因此,我做了他們的班主任,真是十分幸運。
改著他們最後一次周記,心中好生感動。入行二十年,他們將會是我做最長久班主任的一班,慶幸這三年可以與他們一起度過。

Monday, June 13, 2011

我是誰?

村上春樹在《1Q84》中引述的小故事:
一個人到了貓之村,發現那裡沒有人,只有貓,晚上,所有貓會外出活動,上酒吧、唱歌、跳舞……那人十分害怕,東躲西藏,擔心貓兒發現人類知悉牠們的秘密時,會先下手為強,決定立即離開。好不容易,等到一班火車到來,但車長沒有停車的打算!火車緩緩入站,車長慢駛,打量一下月台,便鳴笛離開。那人在月台上發狂的揮手叫喊,車長只是冷冷的瞧了他一眼,火車便在他的力竭聲嘶中,揚長而去。那人傻了眼,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,驀地看到自己反映在車站月台玻璃窗上的影子------貓,不知從何時起,他已變成一隻貓。

看這故事,心有餘悸。三冊《1Q84》,最觸目驚心的一段,便是這故事。那種悸然,久久不能揮去。到底我們都是貓之村中的人類,孤獨且迷失。如在圍城,想逃出去,折折騰騰之下,卻依然逃不出一個所以然。

到底我是貓,還是貓是我?